您好,欢迎光临达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今天是:

秋冬时节防病提示
2012-10-19 00: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秋冬时节,季节交替变换,天气逐渐转凉。结合秋冬季节气候状况及我市历年来疾病发病情况和近期疫情趋势,达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

重点预防手足口病,秋季腹泻、甲型肝炎和流感等疾病,同时注意预防因冬季取暖发生的煤气中毒。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全年都可发病。临床症状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和病毒变异等因素,5岁以下的幼儿患病后易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预防措施:一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或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二是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三是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四是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五是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六是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儿童一旦出现手足口病症状应及时就诊,减少与其他儿童的接触,避免传播他人。幼托机构等要加强晨检制度,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病儿童。儿童家长、学校老师、家庭保姆等要做好个人卫生工作,防止因大人隐性感染而传播给儿童;对于明确诊断为手足口病的,儿童家长要及时告知患儿所在的幼托机构,以防止疫情扩散传播。

 

 

秋季腹泻:秋季腹泻病是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发生在入秋之后,其中10-11月份为发病高峰。此时,因天气转凉,细菌感染的腹泻病已有所减少,而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婴幼儿腹泻较多,其中以轮状病毒所致的婴幼儿秋季腹泻最为典型。轮状病毒感染常见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一般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主要症状是发热、腹泻,呕吐,大便为水样便或蛋花样便,无脓血,无腥臭味。秋季腹泻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预防措施是勤洗手,餐具、炊具用前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儿童受凉。秋季腹泻多发季节,少去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有腹泻的幼儿。预防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秋季腹泻的有效措施。

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经水、食物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食欲不振、恶心、疲乏、肝脏肿大及肝功异常、部分病例出现黄疸等。大多数患者能恢复健康,不转化为慢性,但重症型患者预后较差,死亡率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有传染性。秋季是甲肝的流行高峰,国庆等假日期间,亲戚朋友聚会较多,市民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就餐时尽量做到分餐制,防止病毒通过食物传播。目前已有甲肝疫苗,对预防甲型肝炎具有良好效果。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等特征,冬季为流感好发季节。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四肢酸痛、乏力和伴有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体弱、多病和老年人感染后易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易在集体单位发生暴发。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大,易发生流感或上呼吸道感染。预防措施上应注意保暖,增加体育锻炼,避免到公共场所或空气混浊场所,家庭和学校等集体单位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目前正值流感疫苗预防接种之机,患有慢性疾病者、老年人、体弱者等人群可接种流感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煤气中毒:冬季市民燃煤取暖、煤气热水器使用不当、人工煤气泄漏等,易引发煤气中毒。临床表现轻度中毒为剧烈的头痛、头晕、失眠、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乏力、视物模糊、耳聋、耳鸣、轻度意识障碍,心动过速。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口唇、指甲、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症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经抢救后恢复,无明显并发症和后遗症。重度中毒为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室内用煤火时应有安全防护设置,煤炉烟囱安装要合理,没有烟囱的煤炉,夜间要放在室外。 

进入秋冬季节,寒意开始悄然来袭,感冒人数骤增,同时中老年人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等发病率上升。对此,特别提醒市民,早晚温差较大,体质虚弱者要注意保暖,多吃些润肺水果预防秋燥。同时,所谓的春捂秋冻并非适合所有人,过分的秋冻则容易让疾病上身。百病应以预防为主,清洁规律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宜的体育锻炼,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关键。

 

上一篇:第25个世界无烟日 中国7.4亿人受到二手烟危害
下一篇:过节流感正高发 专家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