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达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今天是:

食品安全-我们应该了解的一些事
2023-04-19 10:31:05   来源:     作者:周汉洪  点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涉及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经成为百姓关心、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迄今为止,仍有人不太分得清楚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事故、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之间的区别,认为就是一回事。现在让我们来好好捋一捋。
       什么是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什么是食品安全事故?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
       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它既不包括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和寄生虫病(如囊虫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者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性为主要特征(如致畸、致癌、致突变)的疾病。
简而言之,食品安全是对食品的要求;而食品安全事故包括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又包括食物中毒。
       搞清楚了这几个概念,那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呢?
       1.聪明购买。我们在市场采购时,先买常温食品,后买冷藏食品。生食、熟食分开放,2小时内放冰箱。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
       2.食材处理。不同的刀和砧板分开处理生熟食物。建议用微波炉或冰箱冷藏室解冻,不在室温下解冻。
       3.烹饪加热。要彻底煮熟,加热期间把食物翻动几次,确保受热均匀。一般来说,食物中心温度大于70℃就熟了。
       4.剩菜剩饭。建议提前分装,2小时内放冰箱,冰箱保存不超过3天。要彻底加热,煮沸3至5分钟,提倡吃多少热多少,不反复加热。
食品选购小妙招
1.看包装:产品包装严密无损、商标内容完整,品名、厂名、厂址、净重、主要成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清晰可见。
       2.看色泽:产品色泽应与品名相符,若其颜色过于鲜艳,失之自然,就有可能是添加了过量色素所致,不要购买和使用。
       3.闻香味:产品香应与品名相符,应香气柔和,无刺鼻,若有异味,则表明已变质。
       4.品滋味:产品滋味应酸甜适宜,不得有苦味、涩味、酒味(酒精饮料除外)。
 
       预防食源性疾病建议
1.不买不吃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他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2.不吃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购买无厂名无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3.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位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4.不吃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5.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6.生吃瓜果要洗净。
7.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食物中毒后的应急措施
       夏秋季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尤其是梅雨季节,在潮湿、高温、光照的条件下,微生物极易生长繁殖。食品作为微生物完美的营养“温床”,微生物更是“得偿所愿”,所以要格外注意。
       食物中毒发生后,中毒者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可因脱水、休克、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部分人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自乱阵脚。大家千万不要恐慌,可以采取以下应急措施,并尽快到医院就诊。
1.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2.催吐: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1至2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不吐,可多喝几次,以促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可服用“十滴水”来促进呕吐。也可用筷子、手指等压迫咽喉、刺激喉咙,引发以呕吐,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3.导泻:如果病人吃下食物的时间超过2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4.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5.处理:将引起中毒的饮食进行有效处理,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上一篇: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正式实施啦!
下一篇:“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