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达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今天是:

外出游玩,警惕“夺命”蜱虫!
2023-07-21 15:14:53   来源:达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彭焕文  点击:

       监测显示:每年5-10月为蜱虫活动高峰期,而蜱虫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主要传播媒介,经叮咬将新型布尼亚病毒送入体内,一般经过1-2周潜伏期后急性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血常规检测可以发现白细胞和/或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
 
网络图片
       一蜱虫是什么
蜱,又名蜱虫、壁虱、草爬子,是一种体形极小的蛛形纲蜱螨亚纲蜱总科的节肢动物寄生物,蜱虫不吸血时,小的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

蜱虫喜欢蛰伏于草丛、森林、灌木丛等地带,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如羊、狗、牛)皮毛间。5-10月是蜱虫的活跃期,当下正是蜱虫活跃的时节,外出旅游时,需重点关注。
       二蜱虫的危害有哪些
1、蜱虫叮咬人后会散发一种麻醉物质,再将头埋在皮肤内吸血,同时它分泌一种可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钻入人体需及时取出。若不及时取出,轻者,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处便瘙痒难忍。重者,高烧不退、深度昏迷、抽搐,引发脑炎。
2、蜱虫可携带多种病原体,通过蜱虫叮咬送入人体。
3、蜱虫叮咬人后,大多起病急而重,主要症状为发热、伴全身不适、头痛、乏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精神萎靡等。
       三如何防护
1、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因此在野外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
2、裸露的皮肤、衣物和帐篷涂抹、喷洒驱避剂。避蚊胺、派卡瑞丁、伊默宁(又叫驱蚊酯)是抗蜱较为有效的药剂,使用时,注意按说明书操作。
3、回家后,洗澡时重点查找头皮、耳后、腋窝、腰部、腹股沟、大腿内侧及腿窝等部位有无蜱虫黏附。
4、如果外出时携带宠物,也应及时检查宠物耳部、腹股沟等部位有无叮咬的蜱,并注意切勿徒手捕捉宠物身上的蜱虫或其他寄生虫并进行挤捏。
       四、发现被叮咬怎么办?
1、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千万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可用镊子间接取出蜱,以免损伤皮肤。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使用无水酒精(碘酒、碘伏也可)棉球浸润皮肤上附着的蜱,待其麻醉后取出。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
2、随时关注自己身体状况,若出现发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第一时间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如实向医生告知蜱虫叮咬史。
3、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在墙面、地面上的蜱,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或是皮肤被蜱挤破后的流出物污染,要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
各位市民朋友,我市作为国家级蜱虫监测点,已连续多年开展日常监测工作,若发现自己动物身上有蜱虫,或有蜱虫传播疾病防治知识需求咨询的可及时联系市疾控中心,联系电话:0818-2375543。

上一篇:国家疾控局发布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
下一篇:鲜中有毒!毒蘑菇知多少?